-賴凱茵(職業治療師)
只要見不到媽媽(或主要照顧者),驚天動地的哭聲就出現,這種難捨難離的現象困擾了不少父母。
根據發展心理學家John Bowlby 所提出的依附理論(Attachment Theory)顯示,每位孩子均會經歷「分離焦慮」(Separation Anxiety) 的階段,但依據孩子不同天性,相對產生的反應也有所不同。幼兒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,哭鬧便是幼兒唯一的方法表達,透過哭聲告訴照顧者肚餓、想睡、又或尿布濕等不舒服。如主要照顧者(primary care-taker - 多是媽媽),能明白嬰兒的哭鬧信號,迅速解決其不適狀態,幼兒便會得到安全感,與媽媽結成特別關係(bonding)。幼兒一定覺得有安全感,才可學習跟人建立信任的關係。幼兒在成長階段,分離焦慮時常發生,一旦與主要照顧者的距離給拉遠了(如:媽媽離開視線範圍,幼兒會害怕可以依賴的人不見了),都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,會喊會發脾氣。這種貼身膏藥的情況通常於幼兒1至2歲時最為明顯,但隨著成長發展,幼兒從2歲起開始建立自我觀念,到3歲開始發展群體生命,會注意到除了媽媽(或爸爸)外,有其他的事物更引起他們的注意,使他們更能忍受母親離開身旁,分離焦慮亦逐漸減少。
未能建立信任的後果 發展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對幼兒照顧能力差、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、不一致的行為、或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都會影響幼兒對照顧者結成特別關係,可能造成深遠影響,幼兒會變得性格孤癖、退縮、不合群、不信任人、缺乏動機、對學習沒興 趣、也不易交朋友。追索原因,都是可能幼時未能建立與人交往的安全感所致。
典型父母的處理手法 面對較黐身的幼兒時,部份家長會表現過份緊張,萬般呵護,凡事都幫孩子處理,只會造成幼兒依賴心過重,自然更難與父母分開。另一方面,家長為怕幼兒過份依賴,刻意減少對幼兒的關注,減少攬抱以訓練孩子「獨立」,幼兒一邊可能因為過度渴望父母的愛與關注,而比其他同齡孩子出現更嚴重的分離焦慮,父母的拒絕親近亦可能容易形成一個觀念:不能跟人建立關係,造成孩子自我價值偏低。第三類的父母則以嚴厲方式糾正幼兒,「唔乖唔要你」、「你再不聽話我就送你去xx」、「你唔乖,老師會鬧」,雖然這種常用語一出,大多乖乖的聽話,可惜這是一遺棄和拒絕的表示,這些恐嚇的說話只會增加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。要明白到「分離焦慮」是成長的正常階段,責駡是無補於事,只會加劇幼兒焦慮現象,引致更嚴重的情況出現(如: 拒學、社交恐懼等)。
改善焦慮現象的方法
1. 建立安全感距離:
媽媽可先盡量在幼兒的視線範圍內工作,讓幼兒明白於「安全距離」,媽媽仍可以如常照顧幼兒。繼而逐步擴展「安全距離」。
2. 多接觸其他家人及外面環境:
如家中有其他家人(如爸爸、奶奶),當他們照顧幼兒時,媽媽不要隨時出現在幼兒眼前,或是一聽到哭聲便急於接手,讓幼兒學習跟家人建立信任關係,令幼兒容易接受不同的照顧者。媽媽亦可經常陪伴幼兒去接觸外面的人群,例如去公園、親友家,減少怕生的問題。
3. 給予預告,遵守約定
當媽媽要離開幼兒一會,可清楚告訴媽媽要去哪裡,5分鐘後或等長針走到這裡,媽媽就會回來。幼兒開始時未必能理解,亦不太願意讓媽媽離開,但只要媽媽能做到清楚說明並準時出現,幼兒就會逐漸有信心等待,媽媽也可以拉長離開的時間。
4. 上學前準備 父母要送幼兒來校前,能多帶孩子來認識學校環境,讓孩子對學校產生良好印象。同時送幼兒來校時清楚告訴他要乖乖上學,什麼時候會來接他(要確實做到),然後毅然離開,切勿有捨不得或離不開的樣子,以使孩子感覺上學是一件平常的事。
總結而言,分離焦慮是兒童成長的一個正常階段,父母只要用得其法,大部份小朋友均能順利渡過﹔但若部份幼兒情況持續未見改善,便應找專業人士識別問題,及早讓孩子接受治療。
Comments